网页无法加载
翻页 夜间
爱好小说文学网>玄幻奇幻>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 > 十五
    叶剑英获取张国焘的密电一事,是人所皆知的史实。从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博古、王稼祥、李维汉等多次的谈话中,都可以得到证实。为了惜墨存史,现摘录叶剑英生前的回忆如下:

    大概在一九三五年九月上旬,我们到了巴西一带一个叫潘州的村子里。我和徐向前、陈昌浩同住在一个喇嘛庙里。中央机关和毛主席他们也住在附近。张国焘率左路军到了阿坝,就不走了,不愿再北进。中央多次催他北上,他就是不干。他还阻止陈昌浩等人北上。我们在巴西那一带等他。

    九号那天,前敌总指挥部开会,新任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讲话。他正讲得兴高采烈的时候,译电员进来,把一份电报交给了我,是张国焘发来的,语气很强硬。我觉得这是大事情,应该马上报告毛主席。我心里很着急,但表面上仍很沉着,把电报装进口袋里。过了一个时候,悄悄出去,飞跑去找毛主席。他看完电报后很紧张,从口袋里拿出一根很短的铅笔和一张卷烟纸,迅速把电报内容记了下来。然后对我说:“你赶紧先回去,不要让他们发现你到这儿来了。”我赶忙跑回去,会还没有开完,陈昌浩还在讲话,我把电报交回给他,没有出漏子。

    叶剑英获取的张国焘密电的内容是什么呢?一九三七年三月,毛泽东在有张国焘等人在场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道:那时,“叶剑英同志便将秘密的命令偷来给我们看,我们便不得不单独北上了。因为这电报上说:‘南下,彻底开展党内斗争。’当时如果稍微不慎重,那么会打起来的”。之后,毛泽东在不同的时间、场合多次谈起这件事,并称赞叶剑英:“诸葛一生唯谨慎,吕端大事不糊涂”。这是人所皆知的事情。

    时任前敌总指挥部作战科副科长的吕黎平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,他说道:事过五十多年,不一定记得一字不错,但有几点是肯定的:(一)坚决反对北上;(二)要右路军回头南下;(三)如果中央不同意南下就要监视其行动,要“彻底解决”。

    话再说回来,叶剑英离去之后,毛泽东感到事关重大,立即与同住一起的张闻天、博古等进行紧急磋商。他们一致认为事态十分严重,“再继续说服等待张国焘率部北上,不仅没有可能,而且会招致严重后果”。当即决定随彭德怀去三军团,召开紧急会议,与因病住在三军团的周恩来、王稼祥研究,决定迅速脱离险区的措施。就要动身了,毛泽东突然对张闻天、博古说道:

    “明人不做暗事,你们二位先走,我去前委找陈昌浩,向他说明我们要去三军团开会。”

    张闻天与博古听后愕然,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,只是难以理解地望着毛泽东。

    “放心,”毛泽东笑着说,“我此行的目的,是给陈昌浩吃个定心丸。”

    “一旦引起他们的怀疑怎么办?”博古依旧愕然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不会的,我是为打消他们的顾虑才去的。”

    彭德怀看着坦然自若的毛泽东,自知毛心中有了安全的成算;当他再一看张闻天、博古那不无担忧的表情,忙说道:

    “为了确保主席唱好这出借东风,我彭德怀陪同前往,你们就可以放心了吧?”

    接着,毛泽东在彭德怀的陪同下“亲到徐、陈处商谈行动方针”。这时的陈昌浩不仅决心遵从张国焘的旨意南下,而且他在读了叶剑英刚刚交来的电文之后,也正在思考如何把右路军——主要是一、三军团带回阿坝,与张国焘的左路军会师这件大事,因此,他近似试探地问道:

    “张总政委来电要南进,你看该怎么办呢?”

    毛泽东已经算就了陈昌浩此时此刻的这种特殊的心态,故将计就计地说了这句史有所记的话: